當你發現家裡的拖鞋、桌腳、甚至是自己的手臂出現「齒痕」,可能就是你家毛孩正在進入幼犬亂咬的階段。這是多數幼犬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行為,但若不及時引導,可能會養成咬人、破壞物品的壞習慣。本文將解析亂咬背後的原因,並教你幾個實用的訓練方法,幫助毛孩從小建立良好行為


為什麼幼犬喜歡亂咬東西?

1. 長牙期不適

幼犬在換牙期(約2~6個月)牙齦會癢或腫脹,因此透過咬東西來舒緩不適

2. 探索環境

對幼犬來說,嘴巴是探索世界的工具。牠們會靠咬來認識不同材質與氣味

3. 精力過剩

如果沒有足夠的活動量,狗狗可能會轉而把精力發洩在咬人啃家具上

4. 無聊或分離焦慮

當飼主長時間不在家,幼犬可能因孤單而出現亂咬的壓力行為

5. 沒有行為引導

若從小沒有建立「什麼可以咬、什麼不行咬」的觀念,牠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可以當玩具


幼犬亂咬的潛在風險

  • 咬人習慣加重,未來可能造成受傷風險

  • 啃咬家具、電線等危險物品,可能導致誤食或受傷

  • 行為若未改善,容易影響與飼主或其他寵物的互動品質

如何阻止幼犬亂咬?

✅ 提供磨牙玩具

將注意力轉移到安全又耐咬的玩具上,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 明確口令制止

當牠亂咬時,冷靜說「不可以」並暫停互動,讓牠理解這是錯誤行為

✅ 建立空間界線

利用圍欄、房間區隔,限制活動範圍,避免接觸易損物品

✅ 使用苦味噴劑

在家具或電線表面噴上狗狗討厭的味道,能有效嚇阻咬咬行為

✅ 鼓勵正確行為

當牠咬對玩具時給予獎勵(如零食、稱讚)透過正向強化建立好習慣

✅ 增加運動與互動

每日安排散步、玩遊戲的時間,有助釋放過多精力

✅ 社會化訓練

讓幼犬從小接觸不同人、狗與環境降低焦慮與咬人傾向


輔助行為改善選對方法

幫助幼犬度過亂咬期,適當的工具選擇也很重要

  • 磨牙玩具:推薦選擇天然橡膠、布料或安全塑膠材質,耐咬不傷牙

  • 咬咬繩/繩結玩具:適合互動玩耍與拉扯,建立咬力同時培養默契

  • 聲音玩具/益智球:能吸引注意力並延長自我娛樂時間

  • 訓練用冷靜噴劑:可搭配行為訓練,作為輔助工具使用

常見誤區與不建議做法

許多飼主會在幼犬亂咬時做出錯誤反應

  • 大聲斥責或體罰:只會讓狗狗感到更害怕,可能造成反效果

  • 讓狗咬手玩耍:會讓牠以為「手也是玩具」,長大後咬人習慣難改

  • 忽略亂咬行為:牠會以為咬任何東西都沒關係,變本加厲

正確做法是以冷靜、持續的方式進行訓練,避免情緒性回應


何時該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你已經嘗試多種方式,幼犬仍無法改善亂咬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 聯絡犬類行為訓練師進行一對一訓練

  • 諮詢獸醫行為科,排除焦慮、神經或疼痛等潛在病因

 


從小建立行為規範為乖巧毛孩

幼犬亂咬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但只要飼主有耐心、方法正確,就能有效改善這些行為。提早訓練不僅保護你的家具,也能幫助狗狗學會控制衝動,成為更穩定的家庭成員。從現在開始,給牠一個學習規矩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