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貓奴對於貓咪的毛髮、飲食與便便狀態總是特別上心,卻往往忽略了「牙齒健康」這個潛藏風險。根據獸醫臨床統計,三歲以上的貓咪有超過七成出現牙結石問題

若不及時處理,不但影響進食、引發口臭,還可能導致牙周病甚至腎病、心內膜炎等慢性疾病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貓咪牙齒保健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可行的預防方法

 

什麼是牙菌斑與牙結石?

牙菌斑是由食物殘渣、唾液與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的黏性生物膜。若這些菌斑未在短時間內清除,就會與鈣化物結合變成「牙結石」緊附於牙齦邊緣,刺激牙周組織,進而導致牙周病、流膿、牙齒脫落等口腔疾病

牙結石一旦形成,就無法自行去除,只能透過獸醫進行專業洗牙處理

哪些貓咪風險較高?

以下貓咪族群應特別留意牙齒清潔

  • 年齡超過3歲
  • 純種短吻貓種
  • 長期以濕食、罐頭為主
  • 從未接受刷牙訓練

預防牙結石的四大實用方法

1. 建立刷牙習慣

  • 使用貓咪專用牙膏與指套牙刷
  • 初期讓貓咪舔牙膏、聞牙刷、摸嘴角,逐步習慣動作
  • 每次時間不宜過長,成功後搭配零食獎勵,建立正面經驗

     

     

⚠️ 切勿使用人類牙膏!其中的氟化物與木糖醇對貓咪有毒性

2. 使用潔牙飼料與保健品

  • 潔牙配方飼料顆粒較大,能透過機械性咀嚼摩擦牙面,減少菌斑附著
  • 可搭配口腔護理水、潔牙粉等添加劑,輔助維持口腔菌叢平衡與清新口氣

3. 結合潔牙玩具與咬咬點心

  • 透過摩擦齒面材質的玩具、潔牙棒等道具,促進牙齒自潔作用
  • 雖不能完全取代刷牙,但能大幅減緩牙垢堆積速度

4. 每年一次獸醫口腔健檢與洗牙評估

  • 即使日常有做基本清潔,也需定期請獸醫檢查是否有牙周病、牙齒搖動、牙齦萎縮等現象
  • 若需要洗牙,需全身麻醉,建議搭配術前血檢與心臟評估以確保安全

 

如何觀察貓咪是否有牙齒問題?

以下行為或症狀可能是貓咪口腔不適的警訊

  • 明顯口臭或口水增加
  • 吃硬飼料時頻繁掉食、拒食
  • 用前腳抓嘴、舔牙齦的頻率增加
  • 牙齦紅腫、牙齒泛黃、出血或掉牙

     

發現上述狀況應及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或影響其他器官,貓咪不會開口說疼痛,但牠們的牙齒健康卻影響著整體壽命與生活品質。別再等到口臭難聞或牙齒掉光才後悔。從日常開始落實刷牙訓練,搭配潔牙飼料與定期獸醫健檢,就是給毛孩子最貼心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