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這樣情況剛洗完澡的狗狗香噴噴,沒幾天卻又滿身狗味?或是每次洗澡後牠都抓癢不止?其實「洗澡洗太多」和「洗太少」都可能對狗狗健康造成影響

了解正確的洗澡頻率與方法才能讓毛孩遠離皮膚問題,也減少飼主的麻煩本文將為你從狗狗品種、毛髮長度、生活型態與實際照顧經驗出發,打造一份最完整的狗狗洗澡懶人包

 

狗狗多久洗一次澡?

長毛犬種洗澡頻率

長毛犬如馬爾濟斯、博美、喜樂蒂牧羊犬等,毛髮容易沾染灰塵與髒污,若不定期洗澡與梳理,容易打結、藏汙納垢,甚至誘發皮膚問題

建議洗澡頻率為每2~4週一次,搭配每週至少3次的梳毛,幫助毛髮保持蓬鬆與乾淨

短毛犬種洗澡頻率

短毛犬如米格魯、法鬥、拉布拉多等,毛髮較少積灰,皮膚較容易散熱若居住在乾淨的室內環境

可每1~2個月洗一次澡但若牠常在戶外活動,則建議每月洗一次以維持清潔

無毛犬種或特殊膚況犬洗澡建議

像冠毛犬、墨西哥無毛犬這類無毛犬種,雖無毛髮卻更需要皮膚護理通常需每2~3週清洗一次

若狗狗有脂漏性皮膚炎、濕疹等問題,也應依獸醫指示的藥浴頻率執行,避免擅自增加或減少次數

依品種建議的洗澡頻率

犬種類型範例犬種建議洗澡頻率
長毛犬馬爾濟斯、博美每2~4週
中短毛犬拉布拉多、米格魯每4~8週
無毛犬冠毛犬、無毛犬種每2~3週(須保濕)
特殊膚況過敏、皮膚炎犬依獸醫處方為準

洗太勤的副作用與錯誤迷思

皮脂受損與皮膚乾癢

狗狗的皮膚上有一層天然的皮脂膜,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細菌與外界刺激,也能鎖住水分。若洗澡過於頻繁,會將這層保護層洗掉,使皮膚變得乾燥、敏感、甚至產生脫屑與搔癢。這是許多飼主在夏天頻繁洗澡後,發現狗狗變得愛抓癢的原因之一

過度清潔導致免疫下降

除了皮脂膜的破壞,過度清潔也會讓狗狗的皮膚微生物生態失衡。正常皮膚上存在有益菌,能協助防禦病原體;若常常洗掉,反而容易讓壞菌趁虛而入,增加感染風險,尤其是皮膚薄弱或過敏體質的狗狗,更容易出現濕疹、紅疹、甚至真菌感染。

錯用人類洗劑對狗狗的危害

有些飼主會誤以為「用自己的洗髮精也可以」,但其實狗狗的皮膚pH值與人類不同(狗約為6.5~7.5,人為5.5),若使用人用產品,容易導致刺激、脫毛與紅腫等反應。建議使用專為犬類設計的洗毛精,並根據毛孩膚質選擇低敏、保濕或控油配方

狗狗臭=需要洗澡?

有些飼主一聞到狗狗身上有味道,就急著洗澡。但狗狗的體味不等於髒,有時是因為濕氣、食物殘渣、流口水或耳道油脂造成氣味

建議先檢查局部(如口腔、耳朵、腳掌)是否清潔,再決定是否真的需要洗澡,避免為了解決味道反而造成皮膚負擔

 

根據生活型態調整洗澡頻率

室內犬 vs 室外犬的差異

室內犬生活環境較乾淨,活動範圍有限,因此可以適度拉長洗澡間隔;而室外犬容易沾染泥土與雜菌,建議洗澡頻率需較高。一般而言,室內犬每月洗一次即可,室外犬則每2~3週較為適當。

愛玩水、愛草地跑跳的狗怎麼洗?

喜歡到戶外活動的狗狗,例如常去海邊、草地奔跑的毛孩,雖不一定全身髒,但常常會有腳掌、腹部、尾巴等局部沾染泥土。這類毛孩可採局部清潔為主、全身洗澡為輔的策略,減少過度清潔風險。

是否曾看獸醫洗藥浴?需依醫囑執行

若狗狗曾因皮膚問題就診並開立藥浴洗毛精,務必遵循獸醫給定的洗澡頻率。例如有些藥浴建議每週洗一次、持續4週;也有些可能需隔日使用。切勿自行加減次數或使用其他洗劑,以免影響療效。

日常清潔不用等到洗澡才能做

乾洗噴霧、濕巾使用建議

當狗狗暫時無法洗澡(如天氣寒冷、剛打疫苗),可選擇使用乾洗噴霧或寵物專用濕紙巾進行清潔。特別是針對腳掌、肛門、腹部等易髒區域,能快速除味與降菌,也能延長洗澡間隔

梳毛的好處不只去毛

定期梳毛除了能去除掉落的毛髮與灰塵,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早發現皮膚異狀(如紅腫、傷口、寄生蟲)。短毛犬建議每週梳2–3次,長毛犬可每天梳一次,同時避免打結與毛球堆積

腳掌、耳朵、眼睛的清潔與檢查

狗狗的耳道容易因油脂分泌而產生異味,建議每週使用寵物專用耳液清潔一次。腳掌間若卡有泥土或草種,易引發紅腫與舔咬;眼角若有分泌物應每日擦拭,避免積垢造成感染

牙齒清潔與口氣管理也很重要

口腔健康直接影響狗狗的整體免疫與壽命。建議每週刷牙2–3次,搭配潔牙零食與漱口水若發現嚴重口臭、牙結石或牙齦腫脹,應儘早安排洗牙檢查

狗狗洗澡流程與小技巧分享

洗澡前的梳毛與剪指甲

洗澡前應先梳毛,避免洗後打結更嚴重。同時建議修剪指甲,減少洗澡抓癢時的刮傷風險

水溫、洗毛精選擇與起泡方式

水溫控制在35–38°C之間最為舒適。洗毛精應充分起泡後再塗抹於狗狗身上,能減少殘留、避免刺激

洗澡順序與避免水進耳朵的技巧

從身體→四肢→尾巴→頭部進行洗澡順序,最後清洗臉部時可用濕毛巾擦拭,以免水流入耳道造成中耳炎

吹乾方式與防止感冒的方法

洗後立即用毛巾吸乾多餘水分,再使用吹風機(低溫模式)吹乾,特別注意耳後、腋下、腳縫等容易潮濕部位。冬天洗澡可準備暖氣或電暖爐輔助

洗完後的觀察與護理

洗完後觀察是否有紅腫、抓癢、發抖等現象。可酌量塗抹寵物專用保濕噴霧或修護凝膠,幫助皮膚回復水潤狀態

 

飼主常見狗狗洗澡懶人包

Q1:天氣冷也要洗澡嗎?

建議寒流期間避免洗澡,改以乾洗噴霧、濕巾與吹風機做簡易清潔。若需洗澡,應確保室溫穩定、完全吹乾後再放行動

Q2:狗狗不愛洗澡怎麼辦?

可使用零食、安撫音樂讓牠習慣洗澡過程。也能改用寵物SPA、專業美容師服務,減少壓力與衝突

Q3:洗澡完抓癢正常嗎?

若只是偶爾輕抓可能是毛孔刺激反應,但若持續抓癢、舔咬、紅疹,應懷疑洗毛精不適或洗後未吹乾,建議觀察並評估更換產品或就醫

Q4:多久沒洗會有皮膚病?

若長時間未清潔、又未梳毛、耳道與腳掌清潔不當,會導致細菌、黴菌滋生,引發皮膚病或跳蚤感染。建議平時做好局部照護,依情況洗澡即可

 

洗澡是狗狗照護中的重要一環但「頻率正確」、「方法正確」才是關鍵。別再迷信一週洗一次就萬無一失,也別怕太久不洗會變臭。多觀察、多調整,搭配適當的日常清潔與皮膚保養,讓你的毛孩天天都能健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