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年紀漸長,行動變得遲緩,是否代表關節出問題了?「狗狗骨刺」是常見的關節退化症狀之一常見於脊椎、髖關節與膝關節位置,若不及早處理,可能導致疼痛、跛行,甚至影響生活品質。本文將帶你了解狗狗骨刺的成因、診斷與日常照護方法


狗狗骨刺是什麼?為什麼會長骨刺

「骨刺」其實是身體在關節發炎或退化後,為了自我修復所產生的骨質增生。狗狗年紀漸長時,關節長期磨損、老化,就容易出現骨刺問題

骨刺形成原因

狗狗骨刺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 關節退化:年齡增長導致軟骨磨損

  • 慢性關節炎:長期發炎刺激骨質增生

  • 外傷或骨折後遺症

  • 體重過重:加重關節負擔

  • 某些品種天生關節結構不佳,例如德國牧羊犬、黃金獵犬等

哪些部位最常出現骨刺?

狗狗的脊椎(頸椎與腰椎)最常出現骨刺,其次是髖關節與膝關節。尤其是活動量大或體型較大的狗,更容易在老年時出現這類問題


狗狗骨刺有哪些症狀?

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隨著骨刺壓迫神經或造成炎症,狗狗會開始出現以下異常

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以觀察

  • 不願意上下樓梯或跳躍

  • 散步時容易疲累、不愛出門

  • 起身速度變慢

這些變化常被誤認為單純老化,其實可能已是骨刺前期徵兆

明顯症狀|狗狗會痛跛行

  • 走路一拐一拐,特別是在早上或休息後

  • 摸到某個部位會痛叫或閃躲

  • 容易焦躁或變得不喜歡被碰觸

  • 後肢無力或跛腳現象


狗狗骨刺怎麼確診?

當你發現狗狗有行動異常或疼痛時,建議盡快帶牠到動物醫院檢查

常見檢查項目

獸醫通常會安排以下檢查來判斷是否有骨刺:

  • X 光:可看見骨質增生的情形

  • 觸診與步態觀察:判斷疼痛區域

  • 進階檢查(如 MRI、CT):若懷疑壓迫神經或有神經症狀

什麼時候要帶去看獸醫?

只要狗狗出現以下行為,就建議盡快就醫

  • 明顯跛行或無法跳躍

  • 起身困難、走路不穩

  • 咬自己或舔特定部位

  • 嚴重情況甚至會突然跌倒


狗狗骨刺治療方式

雖然骨刺無法「根治」,但透過合適的治療與照護,能大幅緩解狗狗的疼痛與不適

保守治療藥物與保健搭配

  • 消炎止痛藥:緩解關節疼痛與腫脹

  • 關節保健品:如葡萄糖胺、軟骨素、MSM

  • 物理治療:雷射、針灸、游泳等輔助方式,有助維持肌肉與活動力

  • 定期回診,追蹤副作用與病程變化

何時需要手術?

當骨刺導致神經壓迫,例如後肢癱瘓、持續劇痛、行動困難,且藥物無效時,可能需要考慮手術切除骨刺。但手術風險與費用高,需與獸醫充分討論


日常照護:有骨刺的狗狗該怎麼養?

除了醫療介入,日常環境與生活習慣也會大大影響骨刺狗狗的舒適度。

生活環境調整

  • 鋪設防滑墊,避免滑倒。

  • 使用斜坡代替樓梯

  • 提供溫暖且支撐力佳的床墊,減少關節壓力。

  • 減少跳躍與劇烈運動。

體重管理與適度運動

  • 維持理想體重可減輕關節負擔。

  • 每天多次短時間散步,比一次長時間更適合。

  • 避免追逐、跳高等關節負擔大的活動。


狗狗骨刺可以預防嗎?

雖然年齡與遺傳無法改變,但你可以從年輕開始做起,延緩關節退化

從年輕就開始的關節保養

  • 補充關節保健品

  • 提供均衡營養與適量運動

  • 避免過胖與過度運動傷害

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 高齡犬建議每年健檢一次

  • 提早發現關節異常,有機會延緩病程、避免惡化


面對狗狗骨刺 維持生活品質最重要

狗狗骨刺是常見的退化性問題,雖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早期發現、正確治療與細心照顧,能讓毛孩過上舒適、有品質的生活。別忽略狗狗的細微改變,及早就醫、給牠一份穩定的關節健康照護,就是最好的愛。